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64篇
综合类   88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105篇
综合运输   4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隐藏在轨道不平顺中。采用小波分析和经验模式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对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进行识别和提取分析。利用对称双正交小波对轨检车监测到的车体垂向加速度响应和高低轨道不平顺信号进行小波变换,滤除波长1 m以下成分后,基本可以保证用经验模式分解得到的第1个固有模态函数包含全部钢轨弯曲不平顺信息。对提取得到的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的分析表明,不同钢轨上存在的弯曲不平顺不同,钢轨存在的波浪弯曲不平顺是波长在3 m附近变化的准周期不平顺;钢轨波浪弯曲不平顺是引起车体颤振的原因。建议在提速线路和客运专线上应限制波浪弯曲钢轨上道。  相似文献   
2.
随着铁路的发展,新建、改建铁路不断增多,一些既有铁路信号楼需要搬迁。针对信号楼搬迁引起的通信系统改造方案进行介绍,重点阐述通信系统改造开通前的准备和试验流程。  相似文献   
3.
在地震作用下隔震桥梁的梁体位移比非隔震桥梁明显增加,使得相邻梁发生碰撞的概率增大。以1联3跨铁路隔震连续梁桥为例,选用3条人工地震波,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进行该桥的碰撞响应分析,研究梁间伸缩缝宽度和隔震支座刚度对梁间碰撞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伸缩缝宽度的增大和隔震支座刚度的增大,相邻梁碰撞的发生次数和碰撞力均有明显减小;地震作用下隔震固定墩墩底最大弯矩和最大剪力均随着隔震支座刚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进行隔震桥梁设计时,应综合考虑隔震支座的隔震效果和碰撞响应,从而得到既经济又安全的隔震桥梁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地铁接触轨几何状态参数人工检测精度低、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等问题,在调研国内外相关技术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测量精度和效率要求、测量空间对测量机构体积和质量的限制等内外部因素,研发一种基于平行四边形机构的臂式地铁接触轨几何状态参数连续检测小车。小车基于接触式测量原理,对小车进行机械机构设计和参数设计,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分析,验证接触式测量的有效性。试验证明,该检测小车拉出值的综合检测精度达到0. 1 mm,导高综合检测精度达0. 17 mm,其测量效率和精度能很好地满足地铁接触轨几何状态参数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兴保铁路安家山河大桥为重载铁路四线桥,为跨越安家山河而设,主桥采用(80+130+80) m连续刚构,桥高达94 m。该桥面临多线、高墩、大跨等复杂问题,需对结构尺寸优化、主墩墩型比选、墩梁结合部位、中跨合龙顶力、施工阶段安全稳定性等方面开展研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中支点梁高采用9.2 m,跨中梁高采用4.8 m,梁部的刚度及强度均满足规范要求,整体指标较好;主墩采用空心墩与双薄壁墩组合,在保证足够刚度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刚度差;墩梁结合部位采用固结方式,节省大吨位支座及后期维修养护。经局部分析,梁体应力状态较合理;中跨合龙顶推力采用4 000 kN,改善了后期桥墩的受力及线形;主墩在梁体最大悬臂施工状态下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跨度连续梁桥的特点及某大桥施工时需要调整施工方法的实际情况,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并比较了两种施工方法下结构受力情况及主梁线形变化状况。通过施工、设计及监控解决相关技术难点后,桥梁顺利合龙,并缩短了近1个月的工期,表明悬臂浇筑与支架现浇相接合这种施工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基于小波免疫系统的车辆总成故障检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匹配算法。根据小波分析和人工免疫系统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免疫系统的故障诊断系统。针对小波分析的特点,将其用来对非稳定信号进行分析,获取信号特征向量作为原始数据,利用匹配算法对原始数据进行己-非己分析。将此系统应用到车辆总成故障诊断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座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过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马鞍山至芜湖高速公路青山河大桥进行施工过程的数值模拟结构分析,计算出用于本桥施工的理论预抛高值,指导该桥的施工线形控制。中小跨径的多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的施工线形控制的关键是确定施工预抛高,文中对此提出了需要考虑的有关因素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9.
小波变换在管道泄漏点定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当管道发生泄漏时,泄漏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管道上下游监测点时会使该点压力信号幅值产生瞬态下降,利用小波变换模极大值检测压力信号的突变点,从而计算出管道泄漏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上下游监测点的时间差。在MATLAB6.1软件环境下,以某次实验数据为例进行管道泄漏点定位研究。在计算过程中小波基函数选取为Haar小波,尺度水平为6,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计算出管道泄漏点处诱发的负压波传播到管道上游监测点的时间差,从而为准确定位泄漏点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赵云鹏 《北方交通》2008,(4):139-142
结合某主线上一座2×30 m现浇连续预应力混凝土葙梁桥的工程实例,较详尽的介绍了该桥的设计和构造特点、上部结构计算及上下部构造设计,并结合实际针对设计时应考虑的一些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